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开心狐狸地带

今朝开心,听朝更开心,后朝超开心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广州人一个啰,除了靓仔DD,型少少,仲有读书OK啰!优点是很多的,但缺点也有一个,就系优点多都数唔晒啰!

冲破逆反桎梏——学生心理辅导个案  

2006-06-25 12:03:11|  分类: 个案方案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冲破逆反桎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学生心理辅导个案

文昌小学    梁一恒

    一、基本资料

(一)案主姓名:梁世世

(二)性别:男

(三)年龄: 9岁(199410月出生)

(四)籍贯:东莞

(五)学校与班级:文昌小学  三年3

(六)辅导者:梁一恒

(七)辅导时间:2003学年

(八)个案来源:因案主升上中年级后,班主任、任课教师均发现他表现日趋变坏,上课不专心,故意起哄,作业马虎拖拉,成绩比较差;与同学的关系日趋紧张,经常捣乱。本人发现案主的行为偏差,便决定及时对他从心理上进行疏导。

二、主要问题概述

1、世世学习基础薄弱,但脑瓜聪明,反应灵敏。他上课时总是爱听不听的,爱听的时候会主动举手要求发言,不爱听的时候就自己做自己事情,在课堂上做一些随心所欲的事情。

2、行为方面:经常说谎,不接受批评,反抗意识强,与同学、老师有冲突、顶撞等偏激行为。好打闹,欺负其他同学。

3、性格方面:容易冲动,自制力差,散漫任性,暴躁、好强、

叛逆,但讲义气,经常扮演“大哥大”的角色。

三、背景资料

(一)家庭背景

1、家庭成员

父亲,30岁,高中毕业,私营企业经理。

母亲,29岁,高中毕业,广州医药公司。

2、个人成长史

由于行为乖张,纪律不好,自读幼儿园开始,案主一直就是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“捣蛋鬼”,不受欢迎。升上小学以后,行为偏差有增无减,喜欢捉弄同学和违反纪律,学习也是波动较大,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孤立,因此,案主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好朋友。同时其成绩也日趋下滑。

4、家庭教育

世世的父亲在外地工作,一周才回家一次,平时主要是由母亲照顾其起居饮食,但母亲忙于工作,常疏于对世聪的教育管理。为了补偿,父母总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其极尽溺爱,但当梁世聪犯错误时,父母却对其大打出手,对父母的反叛心理强烈,父母常常感叹无法管教。

(二)学校背景

1、学校大环境

本校是荔湾区的区级学校,有较好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,学生主要来自于周边的个体户家庭,“各家自扫门前雪”的小商贾思想占优势。

    2、班主任看案主

在学校里上课基本能够听讲,但自制力差,心情好时能认真听讲,并能积极举手发言,而当其心情不好时,不但不听讲,打扰旁边同学,就算提问他回答最简单的问题,他都不肯起立回答问题。经常因为小事而大发脾气,要求别人对其百依百顺。特别愿意接话,课间在教室,走廊,操场打闹。遇到问题,不是通过沟通解决,而是使用武力解决,常常把男女同学打哭。

3、同学看案主

1)在班里,他行为夸张,又爱以各种理由搪塞,同学们早已习惯了他爱讲大话;

2)在与同学的交往中,由于其情绪反复无常、常推卸责任;

3)意志薄弱自制力差、不讲信用,常说话不算话;

4)不注意个人卫生,整天象个捡破烂的,脏乱不堪。同学们都不太愿意和他交朋友。

(三)案主自述与测查

1、案主自述

1)我看到别人玩得高兴时也想参与,但他们不跟我玩,我就让他们也玩不了。

2)我看到同学挨批评就高兴,看到同学受表扬就不服气。

3)有时上课的内容太无聊了,就想玩玩。上课时老师批评我,我不服,不听讲的也不是我一个。而且就算我举手发言,老师也不会请我,我就要让他们注意到我。

2、测查。

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的MHT内容量表测得标准分如下:

A、学习焦虑为6  B、对人焦虑为9  C、孤独倾向为7

D、自责倾向为5  E、过敏倾向为8  F、身体症状为5

G、恐怖倾向为8  H、冲动倾向为10

四、分析与诊断:

(一)情况分析

我对梁世世的情况初步分析,总结出其三个个性特点,也是三个心理异常的地方:

1、集体观念差,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,不能遵守纪律,和同学关系较紧张。

2、行为问题严重,一旦和周围人发生冲突总是先出手打人。

3、情感,意识波动较大,有时说一些儿童语言,一时又说一些成人说的话。

原因分析

从世世的行为表现可以找到以下二个主要成因:

1、家庭成员的影响。家庭成员中父亲、母亲在孩子听话时,便把他奉若明珠,宠爱有加,溺爱他,但当孩子犯错误时便不问青红皂白,拳脚相加,这样的扭曲的爱使梁世聪逐渐形成了敏感、自大的个性特点。在学校里如果有同学不顺从他,他便施以霸道,从不问同学感受,如果顺从他,他认为是自己的好朋友。这种行为正是家中父亲、母亲对他的行为的潜移默化,他从父母对他的态度中认识到如果不顺从我,只有打人才能解决,没有认识到还有别的方法。

2、个人异常人格对自己的影响。家庭影响成就了他反常的性格,同时这巳形成的性格又恶化了同学间的正常交往。因其行为上喜怒无常,学习、纪律上的强差人意,使其在同学中造成了心理逆差,大家都不愿与其交朋友。久而久之,大家对其有了惯性思维,班上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,同学们总是第一个就联系到他,从而令其逆反心理更趋强烈了。

(三)诊断

我认为该生心理上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的特征,如:由内心焦虑、以自我为中心等原因导致的攻击性行为,造成一系列升入中年级后的适应困难。但还尚未完全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。

五、辅导策略与实施

(一)整体策略

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方法:

1、针对其爱说理辩护,我采取了辩论质疑法来诱导和强化其认识行为,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
2、拆分问题,诠释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 3、鼓励其真情交往,打开心灵大门。

        4、正强化其学习、行为习惯。

(二)辅导实施要略

        1、使用谈话法对梁世聪进行层层导引,促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
        梁世世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有些问题上喜欢死钻牛角尖,在有些问题上纠缠不清,总强调自己是对的,别人误解自己,是错的。考虑问题从自己的立场出发,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解决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 第一次谈话,我通过与其不合理信念辩论,采用质疑式发问,使其感到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、不合理思维辩论无话可说,变得理屈穷词了。在与该生进行某些问题的辩论中,帮助其认识自己的某些困惑来自于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及思维方式。只有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信念、不合理的思维方式,才能正确认识自己、面对现实,逐步摆脱困扰。从而使其真正认识到:如何分清什么是不合理信念与思维,从而以合理的信念思维替代那些不合理的思维。

        师:班上的同学都喜欢打架吗?

        梁:不喜欢,

        师:那为什么你却总打架?

        梁:因为只有打架他们才听我的。

        师:听说你爸爸有时打你?(嗯)当时你心里怎么想?

        梁:我身上可疼了,心里特别难受,我真希望爸爸不要打我。

        师:看来你也不喜欢打架,那你却又打同学,你说你的做法对吗?(不对)那怎么做才对呢?  

        梁:不和别人争吵,有事找老师。

        师:嗯,不过万一找不到老师呢?关键还是得同对方理论,两人把意见说了,谁对谁错不就明白了么?

        梁:是

        师:万一是自己错了呢?

        梁:我向他认错。

        师:万一对方错了呢?

        梁:我找老师评理。

        师:嗯,不错。如果你能这样做,老师和同学会更喜欢你的。

        师:你喜欢踢足球,告诉老师,为什么踢足球时不能用手抱着。

        梁:(笑)这是比赛的规矩,用手抱着是犯规,犯规多了裁判要把队员罚下场。

        师:哦,是这样,你常犯规吗?

        梁:不常犯规。

        师:你是一个好队员,你说如果踢足球时双方都不遵守纪律,到处犯规,他们还能玩起来吗?

        梁:玩不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 师:对呀,做什么事都应讲规矩、守纪律。拿上课来说吧,不守纪律也是犯规,老师这个裁判也会处罚队员,对吗?

他无语了。

        第二次谈话,我除了定期找世世谈心外,有意无意地相机谈上几句。让他重新认识自己,让他感到在老师眼里,他是个具有许多优点的孩子。为他重新建立自信、自尊,使他悦纳自己,欣赏自己。随着谈心次数的增多,师生感情加深,我再以建议的形式告诉他如果你这样做会更好。等等。渐渐地,他能接受我的建议,一点点地按我预先的意愿改正不足。每当那时,我会对他的表现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,为促进他的进步起催化作用,并辅助他做到持之以恒。

        “遇到不会做的题怎么办?”(引导他思考如何克服困难。)

        “先仔细想一会儿,实在想不出来就算了。”不主动去克服困难正是这些孩子们的毛病之一,这个毛病使得他们不能正视自己而忽略了自己可以发掘的潜力,因而滋长了懒惰、浮躁等不良习惯,个性强的学生由于不能实现成功的愿望而产生抱怨、脾气暴躁等心理,更何况世聪这样缺少关爱的学生呢?

        “你有没有想过问老师呢?”(引导他寻找克服困难的途径。)

        “没想过。”他和老师对抗说明他根本不信任老师,又怎么会去向老师质疑呢。

        我翻开他桌上的练习,鼓励他把不会做的题指出来,我给他一一讲解,并强调了做这类题的方法,他接受能力还不错,很快就对这些方法运用自如了。他笑了:

         “老师,没想到你还会讲英语题,你上学时成绩很好吧?”我是语文老师。

         “那当然,成绩不好怎么能做老师呢?那是误人子弟呀!”此刻世聪的脸上有敬佩,有憧憬,那一贯绷紧的脸完全舒展开了,也啬了对老师的信任。

        2、了解问题症结,帮助他客观分析问题的原因,找到矛盾根源。通过与其一系列的交心谈话,我与该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。我们可以面对面地对问题进行交流,如,问他怎么与同学产生误会,进而发生矛盾。后来,出现矛盾,怎样解决,解决的结果是怎样。

世世慢慢相信我,知道我是真心想帮助他,所以我们师生配合很好。我总是因势利导地针对每件发生的事情与其交流,告诉他应顺其自然,以正常的心态面对周围的一切,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,不要总想着过去了的事情,也许别人说的不是自己,即使就是说的自己,也无所谓,嘴长在别人的嘴上,说几次没人理就不会再说了。

        3、我告诉世世,人际交往是双向的,只有双方都坦诚交流,才能建立真正的友谊。学会宽容别人,学会理解别人,“退一步海阔天空”。自己可以主动与同学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。多想想同学的好处,找找自己的不足。这样大家的交往就会顺利多了。世世开始慢慢地接纳同学,对班级的纪律要求有了一定的认识,能与同学一起共同遵守班级的行为守则。

        后来我又建议他,可以主动地找同学,坦诚地敞开心扉,与之交往,应该相信同学会重新接纳自己的。在班级里给他又重新调了座位,而且表扬了他的好人好事,并在班级里开展世聪进步活动。同时我也鼓励身边的同学多与世聪交谈,跟他交朋友。

        4针对世世学习上的缺点,为了帮助其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,我和世世共同商量建立了一个行为规范。对这新行为规范,我采取了正强化的手段进行巩固,当梁世世完成一次新的规范行为,就予以奖励、表扬,激发他重复这个愿望,以后同他进行了几次谈话,逐一解决他遇到的困难,尤其是学习上的困难,用问卷形式向他说明学习方法,上课听讲和下课作业的关系,只有学习上去了,才可能真正在同学中心中建立威信。

    我又去了梁世世家几次,与家长交换了教育子女意见,希望家长能在平时多严格要求世世,让其在学校的良好行为在家里得到延续,强化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。我还不失时机地当着世世的面在他父母面前表扬了他的一些进步,使之效果更加明显。

六、结果与思考

    1、辅导结果

通过一段时间观察,在世世身上发生了很大变化,打架的次数日益减少了,上课能认真听讲,偶而还能积极发言,同学关系也有很大改善,学习成绩进步也较快,在家中父母反映说孩子各方面比以前都有进步,放学回家后能自觉写作业,还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。

    2、思考

    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,好多与他们未成年,心理承受能力有限、所处的环境太复杂有关。不成熟的想法得不到正确的指引,堆积在心里就容易造成一些人格缺陷,进一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,并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。我们可以运用在某一领域先成功再迁移的方法,助他走出自卑的泥潭。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83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